您好,歡迎光臨中國婦女旅行社有限公司! 分支機構 聯系我們 english

          中國婦女旅行社

          熱門搜索: 日本 游輪 三亞 溫泉 泰國 馬爾代夫 歐洲

          首頁 -> 旅游動態 -> 人間煙火氣——什剎海(下)

          人間煙火氣——什剎海(下)

          已訪問:425次   更新:2022-07-12   作者: 雷雙、陸紫雯、徐敏、姜晨    新聞來源:
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 上次的旅程,結束在銀錠橋,今天讓我們繼續什剎海之旅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 下了銀錠橋,往右一拐,就來到了著名的煙袋斜街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 煙袋斜街東起地安門外大街,西至小石碑胡同,與鴉兒胡同相連,為東北西南走向,全長232米。據說這里原名叫"鼓樓斜街",清末才改稱"煙袋斜街"。 因為當時的北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煙或水煙,所以煙袋的需求與日俱增,因而斜街上一戶一戶都開起了煙袋鋪。除此之外,煙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煙袋,細長的街道好似煙袋桿兒,東頭入口像煙袋嘴兒,西頭入口折向南邊,通往銀錠橋,看上去活像煙袋鍋兒。正是基于這兩方面的原因,以"煙袋"命名斜街,真可謂名副其實。
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  煙袋斜街算得上北京較為古老的的一條商業文化街了,兩邊的老房子和街道有著濃郁的老北京特色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 整條街上最有名氣的飯莊還得說是京城赫赫有名的“八大樓”中的“慶云樓”。作為八大樓鼻祖的慶云樓是北京最早的高端魯菜(京菜)酒樓,始建于清道光1820年,距燕京八景之一的“銀錠觀山”僅一步之遙,曾是昔日詩酒流連之地。如今的慶云樓仍是北京老字號,特別是餐廳的4樓露臺更是網紅咖啡糖房的打卡地,站在露臺上往北眺望鐘鼓樓 ,往南便是什剎海,這個得天獨厚的位置,絕了。
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 來煙袋斜街一定要去一趟距今有100多年歷史的大清郵局,這兒絕對是老北京最有意思的郵政所,可以看到中國的第一張郵票“大龍郵票”,也可以花幾塊錢買一張特色明信片,蓋一個獨有的龍戳,然后寄給朋友或者未來的自己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 逛完了煙袋斜街,順著鴉兒胡同往西走,就到了著名的廣化寺。什剎海周圍寺廟眾多,除了廣化寺,還有火德真君廟、凈海寺、廣仁寺、普濟寺、永泉庵等等。遙想當年,古道、古橋、碧水、佛剎,流水潺潺,楊柳依依,正是踏青好去處,善男信女們來此祈求幸福安康,正是一番好風景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 廣化寺,位于鴉兒胡同31號,全寺占地面積20余畝,擁有殿宇329間,共分中院、東院和西院三大院落,是一座北京著名的大型佛教寺院,也是于1981年成立的北京市佛教協會的所在地。
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 廣化寺平時是不對外開放的,只有農歷初一、十五或者寺內有法事活動時才會開放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 每逢農歷的初一和十五,廣化寺都有法事活動,據說香火旺盛。而在每年農歷的臘八節,廣化寺都會熬粥免費發放給到寺的市民,這一傳統從建寺起延續至今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 很遺憾,今天不是對外開放日,我們沒能入寺參觀,但是留點兒遺憾,也挺好,可以讓我們相約下次,趕上開放日來這里,一觀其中奧妙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 離開鴉兒胡同,沿著后海的主路往西走,鼎鼎有名的建筑,就是現在的國家宗教事務局,之所以有名,是因為這里是曾經的醇親王府。  
          說起醇親王府,其實并不只有這一座,北京一共有3座醇親王府。這座王府因為在北京的北城,稱北府,另外一座就是位于北京南城鮑家街43號的南府。這個地名,大家聽起來不耳熟嗎?對,這個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地址,當年汪峰組過一個樂隊叫鮑家街43號,就是以中央音樂學院的門牌號命名的。醇親王南府很大,現在的中央音樂學院只是占用了南府的西側院,這么好的一個王府為什么不住,還要在北面建一個北府呢。這就要講講清末的歷史了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 清朝咸豐年間,南府住的醇親王是咸豐皇帝的弟弟,也就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奕譞。咸豐死后,慈禧的兒子成為同治皇帝。同治皇帝死后,沒有兒子能繼承皇位,慈禧挑選了醇親王奕譞的長子載湉成為下一任帝王,也就是光緒皇帝。而載湉出生的醇親王府成了潛龍邸,不能作為住宅使用了,所以,醇親王一家搬到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北府。后來奕譞死后,由他的第五子載灃世襲了爵位。但是光緒也不是一個長命的皇帝,光緒死后,根據慈禧授意,醇親王載灃的長子溥儀成了帝王,也就是有名的末代皇帝。溥儀出生的醇親王北府也成了潛龍邸,也不能作為住宅使用。所以,那個時候,他們又在現在中南海的紫光閣附近,建了一座新的醇親王府,但是因為清末財政緊張,這座新的王府一直沒有完工。所以,第三座王府,是個徒有虛名的王府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 醇親王府是北京保存較為完好的王府之一。王府坐北朝南,布局廣闊,可分為兩大部分,西部的王府花園,現在是宋慶齡故居,東部是王府本身,現在已經改為國家宗教事務局。
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 宋慶齡故居再往西走,橫穿德勝門內大街后,就來到了觀光游客很少來的西海。西海經過這幾年的打造,已經成為漂亮的西海濕地公園。環繞著西海,種植了荷花、睡蓮、菖蒲、蘆葦等水生植物,引來許多水鳥入駐。岸邊還鋪設著環湖步道,并且有觀景平臺與臨水棧道,能讓市民與水面親密接觸。今天我們什剎海之行的最后一站——匯通祠,就位于這片濕地公園西北小島上。
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 匯通祠,舊稱法華寺,又稱鎮水觀音庵,始建于明永樂年間,清1761年重修,改名為匯通祠。1976年修建地鐵時,匯通祠被拆除。1986年,西城區政府決定復建匯通祠,并在祠內設郭守敬紀念館,紀念郭守敬的歷史功績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 郭守敬是中國元代杰出的天文、水利、數學、儀器儀表制造專家,也是京杭大運河“最后一公里”的設計師和開創者。他引西山之水(昌平白浮泉)注入護城河及什剎海,并將京杭大運河的碼頭改到積水潭,使糧船直接開進京城,解決了元大都的供水和漕運問題,促進了經濟發展。此外,郭守敬曾制定《授時歷》,精確推斷以365.3425天為一年,并主持制造過簡儀、仰儀、高表等十多種天文儀器。這些成果都比歐洲早300年之久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 沿著西邊小路上臺階,在小平臺上陳列著兩架天文儀器模型,一個是簡儀,一個是渾儀。渾儀是中國古代用于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觀測儀器,郭守敬將其簡化,創制了簡儀。
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  我們的什剎海之行,從前海,走到后海,在西海這里就要結束了。從西海濕地走幾分鐘,就是繁華熱鬧的二環路。也許對于游客來說,什剎海是體驗老北京風情的打卡地,但是對于生于此、長于此的當地人來說,這里也只是自己生活的地方,在這里早上能喝到豆漿油條,晚上能和知己把酒言歡,是景點,更是有煙火氣的生活之地。

          国产乱真实伦精彩对白在线,国产乱色精品成人免费视频,国产乱人视频在线观看,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观看,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